1.壮阳衍宗丸
【组成】阳起石10克,枸杞子20克,狗肾15克,淫羊藿10克,菟丝子15克,蛇床子10克,熟地黄20克,金樱子15克,覆盆子15克,锁阳10克,海龙10克,何首乌10克,巴戟天10克,沙苑子15克,生山药10克,党参20克,炙甘草10克,杜仲1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约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丸,每日服2次(早、晚各服1次),开水化服。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、种子续明。
【主治】阳痿所致不育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用本方治疗65例,治愈60例,无效5例,治愈率为92.3%。
2.亢痿灵
【组成】蜈蚣18克,当归60克,白芍药60克,甘草6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娱蚣研细末(不去头足或烘烤),当归、白芍药、甘草晒干后,研细末,过90~120目筛,然后与蜈蜒末混匀分为40包,贮存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0.5~1包,每日早、晚各股1次,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,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血活血、温通经络。
【主治】血瘀或血虚之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明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。陈玉梅方。用本方治疗阳痿737例,近期治愈655例,治愈率为88.9%,好转77例,好转率为10.4%,无效5例。
同时注意
:①服药及愈后两个月应忌食生冷,总生气恼怒。
②初愈后仍需服药10~15天以巩固疗效。
③服药后,一般3~7天见效,最晚1个月,
④治疗中仅个别患者颜面及下肢轻度水肿,手足心痒,不需要治疗或停药,可自行消失。
3.补子丸
【组成】补骨脂240克(盐水炒),茯苓120克,韭菜子6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先将上药没入陈醋内,酷高过药平面一指,煮化令干为末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或黄酒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助阳、益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住。
4.牛鞭散
【组成】牛鞭1根,非菜子25克,淫羊藿15克,菟丝子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牛狼置瓦片上文火焙干,磨细;
淫羊藿加少许羊油,置铁锅内用文火炒黄(不要炒焦);再将韭菜子、菟丝子磨成细面,然后将上药同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日晓饭后用黄酒冲服本散1匙(约5~8克);或将本散1匙药粉,加入蜂蜜为丸,用黄酒冲服。
【动能】温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屡用效佳。
5.肾鞭散
【组成】海狗肾2具,黑牛鞭2具,蜻蜓50克(去头足翅),蟋蟀50克(去头足翅),鹿茸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将上药焙干,共研极细末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日服2或3次,用白酒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癌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菜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。笔者祖传秘方,临床验证效佳。
6.蛤肾散
【组成】蛤蚧2对,狗肾1具,山茱萸50克,熟地黄50克,涩羊藿50克,五味子2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蛤蚧去头足,然后将蛤翰、狗肾焙脆,研末过筛,再将山茱萸、熟地黄、五味子、湿羊藿共研组末,与前药粉混合均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服1次,用黄酒50毫升冲服(不用酒亦可),连服5天以上。本方一料为1疗程,可连服2~3个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肾助阳、阴阳双补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卧棠《单方验方治百病》.屡用效佳。一般服1~3个疗程即获痊愈。
7.起痿散(一)
【组成】蜈蚣18克,黄范60克,仙灵脾60克,生甘草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胶、每次服1克,每日服1~2次,温开水调服,或装入胶囊服之。
【功能】补肾兴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,张浩良方。临床屡用,皆获良效。本方剂量为笔者临证时拟加,并改为每次服3~5克,日服2次,黄酒冲服(不饮酒者则用开水冲服)。验之临床,效果亦佳。
8.起痿散(二)
【组成】雄狗胆1个,肉苁蓉9克(酒浸,瓦上焙干),川椒1.5克,紫霄花3克,硫黄1.5克,韭子10个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研为细末,用胆汁调匀,当风阴干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周0.3克,津调化涂茎上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动能】壮阳起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9.壮肾亢痿散
【组成】熟地黄90克,生黄芪80克,当归80克,白芍药80克,麦门冬80克,枸杞子80克,阳起石90克,巴戟天90克,仙灵脾90克,肉苁蓉90克,覆盆子90克,柏子仁80克,石菖蒲80克,鹿含草80克,鸡内金80克,蜈蚣30克,九香虫30克,韭菜子30克,甘草30克,海龙3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仙灵脾《单解炎)、鹿含草(通水流冲)、阳起石(、白酒淬碎)、海龙《以白两浸泡1~2小时,炭火纳黄),与其余药一起晒干或烘干,共研极组来,过100~120目筛,和匀,贮瓶备用。或炼蜜为丸,如相桐子大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(丸剂服6~10克)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用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肾填精、壮肾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性神经衰弱)。症见阴茎痿软而不物起,或不全勃起,或勃起而不大,大而不坚,或坚而不久。乍交即泄,阴茎迅速痿软。且兼症多,因症而异,治当详察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音散疗法》,笔者祖传验方。用本方为主治疗阳痿120例,结果痉愈85例,显效28例,有效5例,无效2例。总有效率为98.3%,其中痊愈率为70.83%。
据临床观察:本方用治阳痿各型均有较好的疗效。对于阳痿兼证严重者,尤其是继发性阳痿,如因血管性疾病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、前列腺炎及泌尿系统感染后局部炎症等所致的阳痿,或由于药物引起的阳痿,多与血瘀、湿热、肝郁、肾虚有关,尤宜注意。其治宜以本方治其本,轴以对症汤剂治其标,标本兼治:或先治其标,再图治其本,方为上策。同时还要耐心疏导,消除心
理陈碍,保持和气,激发性感,从容为之,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10.鳖头散(胶囊)
【组成】鳖头15个(去目),菟丝子100克,肉苁蓉100克,枸杞子100克,五味子100克,胎盘100克,覆盆子100克,车前子100克,淫羊藿100克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将上药焙干后,共研为细来,装入胶囊,每粒0.5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6粒,每日服3~4次,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气壮阳、清热利湿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经治87例,经用药1~2个疗程后,其中治愈80例,显效4例,无效3例。
11.阳痿散(一)
【组成】制硫黄粉30克,黄精30克,韭菜子20克,仙灵脾5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克,一日服2次,白酒少许为引,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温肾亢楼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.土荣华方。屡用效佳。
12.阳痿散(二)
【组成】炙紫河车2具,黄狗肾6条,金樱子30克,菟丝子30克,锁阳30克,韭菜子30克,覆盆子30克,甘枸杞30克,蚕茧30只,补骨脂30克,仙茅15克,巴戟肉60克,仙灵脾60克,炙花蜘蛛30只,怀山药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殷3克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壮肾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虚氯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朱良春《章次公医案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方中以紫河车、狗肾及血肉有情之品,善补益精血:仙茅、巴戟肉、仙灵脾等大队之品竣补命门真阳,其中花殉妹温肾助火,尤宜强阳起痿。诸药配伍为方,用治肾阳虚惫之阳痿,确具有相当的效果。
13.阳痿散(三)
【组成】①狗阴茎10件。②雄蚕蛾40只。③韭菜子适量。④苦瓜子适量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列四方,各焙干,研为细末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适量(方①3~4克,方②3克,方③10克,方④10克),每日服2次,用黄酒或白酒送服。其中方③用白开水送股。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①②③补肾壮阳。④清利湿热。
【主治】阳痿(阳虚型用方①②或③,湿热型用方④)。方③兼治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4.阳痿散(四)
【组成】鹿衔草90克,韭菜子60克,黑附片60克(沙炒),上肉桂10克,巴戟天10克,海龙10克(白酒浸泡1小时后烤酥),阳起石30克(煅红,白酒浸淬),淫羊藿30克,菟丝子30克,枸杞子30克,肉苁蓉30克,补骨脂30克,熟地黄30克,炮姜20克,当归20克,女贞子2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组末,和匀过120目籍,分作32包,贮瓶备用。或制成水丸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1包,每日服2次,饭前温开水冲股。21日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方治疗100例,治2个疗程后,痊愈64例,好转31例,无效5例,总有效率为95%。
15.振痿散
【组成】潼蒺藜300克,枸杞子150克,淫羊藿300克,仙茅100克,葫芦巴100克,大蜈蚣180克(不去头足,不可烘焙),巴戟肉120克,韭菜子120克,羊睾2付(去包膜,干燥研粉),黄鱼膘胶珠200克,天门冬150克,麦门冬150克,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或装胶囊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8克(或15粒)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肾助阳、通窍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,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,薛盟方。屡用效佳。
16.阳刚散
【组成】海龙20克,海马20克,蛤蚧20克,北丽参15克(或吉林参代),鲜胎盘50克(焙干),淫羊藿50克,怀山药50克,蛇床子3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5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肾虚者用米白酒(38℃~45℃)送服;肾阴虚者,用龟板、枸杞子煎汤送股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填精振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,性欲减退,精稻、精冷导致不育等症。
【加减】肾阴偏虚,加龟板(焊化)、枸杞子各15克;肾阳偏虚,加玉桂心10克,阳起石2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李旭著方。临床屡用,均有良效。服药期间禁房事1~3个月。阴虚阳亢及阳强易举者忌用。
17.蛤茸散
【组成】蛤蚧2对(完警的),鹿茸2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蛤蚧置清水中没透,捞起后去头足,黑皮(但不要损坏尾部),隔纸微火烤干;鹿茸切片,微烤后,共研极细末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晚临睡前,用黄酒送服2克,每晓1次,服完为止。
【功能】壮肾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育散疗法》。王咏初方,治疗57例,均获良效。方中蛤输为阴阳易性之品,鹿茸为补精助阳之品,佐以黄酒之辛温,直达病所,对肾阳虚,精血亏报之证,颇为适用。方仅两味,药简效捷。但药价昂赏,必要时,用之皆宜。在服药期间,必须暂戒房事。
18.海虾散
【组成】生海虾500克,核桃仁80个,淫羊藿300克,白酒250毫升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白酒放入合适容器内,点燃,待酒热后,投入生海虾充分没透,取出海虾焙干为度;核桃仁,去皮,盐溃,焙干,与海虾共研为细末,和匀,分作20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日取一包分2次服,每次用涩羊藿10克,加水煎至100毫升,分2次送服本散。2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温肾杜阳。
【主治】性神经衰弱(阳痿)。
【附记】引自李文亮《千家炒方》。唐兴华方。屡用捷效。方中海虾为滋补肝肾心经之要药;核桃仁专利三焦而补命门;
淫羊藿补阴助阳,药仅3味,阴阳同补,相得益影,故而能收捷效。服药期间,禁忌房事。
19.补阳求偶散
【组成】蛤蚧、马钱子、蜈蚣各等量。
【制法】胶囊,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5克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股3粒(约1.5克),每日服2次,早、晚各服1次,用温开水送服,20天为1疗程。如需继续服用必须停药1周观察,方能开始服用。治疗期间可停用其他药物。
【功能】滋肾益精、通阳道、振性欲、抗阳痿症。
【主治】肾虚,性欲减退,阳痿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胡熙民《中国中医秘方大全》王明样方。治疗阳痿37例,显效19例,好转13例,无效5例。有效率为86.49%。
20.老虎散
【组成】老虎须草240克,香花草60克,过江龙45克,木贼4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分研极细末,混合均匀,贮瓶备用。配制即用,不宜久置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克,调酒服,服药前,先使患者饮酒至微醉后,临卧前再服药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兴阳、亢痿。
【主治】多年阳痿,完全不起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膏散疗法》。韦炳莲祖传五代秘方。治验甚多,屡用卓效。
21.海鹿散
【组成】海马10克,鹿茸10克,红人参10克,肉桂3克(去粗皮)。
【制法】散剂,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晚服2克,以九子回春汤(菟丝子、覆盆子、枸杞子各25克,金覆子、韭菜子、石莲子各15克,蛇床子、五味子、破故纸各5克,大熟地、怀山药各50克,
淫羊藿25克。水煎,每日1剂,分3次服)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性神经衰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李文亮《千家炒方》.曲忠山方。用本方治疗28例,年龄在25~50岁之间,病程均在1年以上,良效17例,有效8例,无效3例,总有效率为89.29%。
22.壮阳起痿丸(一)
【组成】党参12克,炒白术12克,枸杞子12克,冬虫夏草12克,熟地黄12克,阳起石12克,韭菜子12克,炙鳖甲30克,生龟板30克,杜仲9克,锁阳9克,淫羊蕃9克,当归9克,川续断9克,肉苁蓉9克,补骨脂9克,紫河车9克,炙甘草9克,菟丝子15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各研为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为衣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气补肾、壮阳起痿、填精种子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育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展用效佳。一般服药3~6个疗程可愈。治疗期间严禁房事。
23.壮阳散(一)
【组成】雄狗胆1个,靡香1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将靡香入狗胆内,搅匀,阴干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每用少许津涂茎头。2周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兴阳起楼。
【主治】阳痿,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展用效佳。
24.蛇急散
【组成】蛇床子40份,急性子40份,器粟壳10份,蟾酥8份,麝香2份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取大葱白适量,捣碎成饼,包煎4味,外裹白纸两层用清水泡湿,置炭火煨热,换纸再煅,如前法7次,去葱白,与麝香共研极细末,贮瓶备用,勿令泄气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性交前用50度白酒调药末3.1~0.3克成稀糊状,涂于龟头及冠状沟处,30分钟左右阴茎物起,坚而有力。
【功能】兴阳起痿。
【主治】各种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一般阳痿患者临房前用之总能起效。
25.回春丹
【组成】鹿茸10克,水貂鞭胶20克,黄芪50克,肉苁蓉50克,羊鞭胶50克,淫羊藿100克,熟地黄100克,菟丝子100克,阳起石100克,广狗肾胶100克,制何首乌200克,枸杞子300克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先将菟丝子、制何首乌、枸杞子加水煎煮2次,每次煮沸2小时,滤液合并,滤缩,加入3倍量95%乙醇,沉淀48小时,过滤,回收乙醇,浓缩成膏状。再将淫羊藿、黄芪、熟地黄、阳起石、肉苁蓉加水煎煮2次,每次煮沸2小时,滤液合并,浓缩成膏状,与以上浸膏混合,低压干燥,研细,过80目筛,另将水轺鞭胶、鹿茸、羊鞭胶、广狗肾胶研粉,过80日筛。然后将上述药粉混匀,制成颗粒,装入胶意,每粒0.22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~3粒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1周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精补虚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虚精亏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治疗105例,痊愈(临床症状消失,全身情况良好,能进行正常性生活,3个月内无复发者)20例;显效(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全身健康状况显著改善,能进行正常性生活,但性感及频度不及病前,3个月内基本无复发者)20例;好转(临床症状及全身健康状况好转,能进行性生活,但性欲、性感、频度不及病前)41例,无效(临床症状无改善)24例。总有效率为77.1%。
26.三宝振雄丹
【组成】蛇床子16克,蜈蚣16克,当归14克,地龙14克,茯苓13克,薏苡仁15克,巴戟天15克,淫羊藿30克,枸杞子30克,菟丝子25克,锁阳25克,鹿茸25克,肉从荐20克,黄芪60克,龙胆草10克,肉桂3克,人参22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过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或制成片剂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用白酒或黄酒送服,半个月为1疗程,第1个疗程内不能同房。
【功能】抗老同春、补肾益肝、社阳起痿。
【主治】肝肾亏虚,精血不足所致之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方治疗阳痿1896例。年龄最大有71岁,最小者20岁。病程最长者10年,最短者6个月。结果近期治愈1399例,好转434例,无效59例。总有效率为96.9%。服药后当天即能物起的311例,最慢见效者在服药后第28天,一般5~8天内见效,勃起坚而有力,同房成功后,仍需用药1~2个疗程,以巩固疗效,愈后不可纵欲,不能手淫。
服药期间忌食生冷,避恼怒。
27.滋阴泻火膏
【组成】生地黄100克,熟地黄100克,山茱萸100克,菟丝子100克,茯苓100克,枸杞子100克,五味子600克,金樱子100克,牡丹皮100克,天花粉100克,川续断100克,桑寄生100克,黑芝麻150克,胡桃肉250克,鳖甲胶3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鳖甲胶、黑芝麻、胡桃肉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甲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黑芝麻、胡桃肉研碎后,一并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姊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,
【功能】滋阴泻火、益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阳痿(阴虚火旺型)。多见于青壮年,有手淫史者。阴茎能勃起,但临势即软,伴有心悸出汗,精神紧张,口渴喜饮,腰膝酸软,足跟疼痛,尿黄便干,舌红苔少。
【加减】夜间盗汗者,加橘稻根300克,煅牡蛎300克;口干舌燥者,加麦门冬120克,玄参12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娟《中医膏方指南》。屡用效佳。
28.温肾壮阳膏
【组成】熟地黄150克,枸杞子100克,锁阳100克,仙茅120克,淫羊藿120克,阳起石120克,山茱萸100克,怀山药150克,巴戟天100克,五味子100克,石菖蒲60克,肉苁蓉100克,菟丝子100克,楮实子100克,鹿角胶100克,黑芝麻150克,胡桃肉250克,阿胶100克。
【制法】膏莲。上药除鹿角胶、阿胶、黑芝麻、胡桃肉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鹿角胶、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黑芝麻、胡桃肉研碎后,一并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温肾填精、壮阳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命门火衰型)。多见于老年人,或房劳过度,或少年手淫以致精气虚损,阴茎不能勃起,精液清冷,伴有头晕耳鸣,面色晓白,畏寒高热,精神委雕,腰膝酸软,舌苔薄白。
【加减】心悸自汗者,加黄芪300克,党参300克,龙骨300克,牡辆200克:提寒肢冷者,加桂枝90克,阳子6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娟《中医膏方指南》。屡用效佳。
29.健脾益心膏
【组成】党参200克,黄黄250克,白术200克,茯神100克,酸枣仁100克,柏子仁100克,龙眼肉50克,木香100克,炙甘草30克,炒当归100克,炙远志100克,黑芝麻150克,胡桃肉250克,阿胶2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阿胶、黑芝麻、胡桃肉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黑芝麻、胡桃肉研碎,一并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,
【功能】益气健脾、益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阳痿(心肿两虚型)。多见于脑力劳动的人,因思虑忧郁、损伤心脾。阴茎物起困难,伴有面色萎黄,不思饮食,精神疲乏,心悸少寐,大便溏薄,舌淡苔薄。
【加减】心气虚,心悸自汗,动则更甚者,党参易人参100克,龙骨300克,牡蛎200克;脾气虚,体倦乏力,大便清稀者,去当归,加葛根150克,陈皮10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奶《中医膏方指南》.屡用效佳。
30.补肾益心膏
【组成】桂枝60克,龙骨300克,牡蛎300克,炙甘草50克,白芍药100克,党参200克,熟地黄150克,怀山药150克,巴戟天100克,山茱萸150克,石菖蒲100克,炙远志60克,菟丝子150克,当归100克,茯苓神100克,柴胡10克,黑芝麻150克,胡桃肉250克,阿胶2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阿胶、黑芝麻、胡桃肉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黑芝麻、胡桃肉研碎后,一并冲入清青和匀,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,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、益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阳痿(心肾不足型)。多有性交受惊吓史。恐则伤肾,恐则气下。每临性生活时阴茎即痿,伴有胆怯多虑,心悸易惕,夜寐不安,造精早泄,舌淡苔白。
【加减】胆怯易惊者,加龙齿300克,灵磁石150克;腰酸头晕者,加杜仲120克,枸杞子120克,白蒺繁10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妈《中医膏方指南》,屡用效佳。
31.疏肝益肾膏
【组或】升麻60克,柴胡60克,白芍药100克,白术150克,川芎60克,香附100克,娑罗子120克,橘叶60克,制首乌100克,枸杞子100克,肉苁蓉100克,巴戟天100克,枳壳60克,黑芝麻150克,阿胶2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阿胶、黑芝麻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阿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黑芝麻研碎,一并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疏肝理气、益肾报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肝郁气滞型)。多见于情怀不悦的人。阴茎不举,或举而不坚,精神抑郁,伴性欲减退,胸闷不舒。腹胀胁痛,舌质暗红。
【加减】少腹胀痛者,加川楝子100克,延胡索100克;头举目眩,腰膝酸软者,加杜仲120克,枸杞子120克,白蒺藜10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娟《中医膏方指南》.屡用效佳。
32.清利湿热膏
【组成】柴胡60克,茯苓150克,慧苡仁150克,黄柏60克,当归100克,防己100克,萆薢100克,车前子120克,苍术60克,泽泻1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.上药加水煎煮3次,浊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成清膏,再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清利湿热、清肝养肝。
【主治】阳痿(湿热下注型)。多见于形体肥胖的人,或嗜食酒醇、厚味的人。湿热下注,宗筋她纵,可导致阳痿,阴茎疲软不举,阴囊湖湿,躁臭砼胀,甚则肿痛,尿后余沥,伴有肢体困倦,口干或苦,小便黄赤,大便黏滞,舌红苔黄腻。
【加减】阴部强痒者,加苦参100克,土茯苓150克:心烦口苦者,加山栀100克,连翘100克:湿热伤阴者,加生地黄150克,怀山药15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娟《中医膏方指南》。屡用效佳。
33.活血膏
【组成】当归尾100克,赤芍药100克,桃仁100克,川芎60克,苏木100克,牡丹皮100克,丹参100克,枳壳60克,全栝楼100克,槟榔花100克,柴胡60克,制大黄60克,红花6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,上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5~3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
【功能】活血化瘀、理气化痰。
【主治】阳痿(血脉瘀滞型)。多见于血管性阳痿的患者;或因跌打损伤,负重过度,强力行房等损伤血络,或虽无明显外伤史,但病程日久,久病入络,引起血脉瘀滞而阳痿不举,舌质紫暗或有班点。
【加减】小便不畅者,加益母草150克,泽兰120克,车前子120克:小腹急胀者,加乌药120克,川楝子10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汪文娟《中医育方指南》。屡用效佳。汪氏临床辨证,分七型论治,与临床甚符,可资参用。验之临床,分型选方用药,确有较好的疗效。同时还应做好自我调摄,对防治阳痿甚为重要。
自我调摄是:
①解除顾虑,放下包袱,树立信心,有利于阳痿的治疗,
②和谐的夫妻感情,是建立夫妻双方性感基础的重要条件,夫妻体贴,理解,亲密合作,共同维持好性生活,有利于消除精神负担。
③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调养,避免过度紧张、压抑,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。
④生活要有规律,注意营养,避免过度疫劳,增强体质锻炼,提高身体素质。
5居室条件差,外界干扰大等环境不良因素要争取改善。
⑥戒烟,不酒,不吸毒嫖娼,不手淫。
⑦有病早治疗。如果是由于内分泌疾病、血管性疾病等引起的阳痿或药物因素导致的阳痿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去除病因。
34.舒肝益肾胶囊
【组成】白芍药15克,云茯苓15克,枸杞子15克,女贞子15克,旱莲草15克,柴胡12克,当归12克,白术10克,甘草6克。
【制法】胶囊,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过80目筛,装入药用胶囊,每粒0.5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粒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、半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舒肝理气、益肾填精。
【主治】肝郁不舒,肾精不足之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经治30例,治愈(完全能勃起,完成正常性交)23例,好转(能勃起,勉强完成性交)5例,无效2例,总有效率为93%,疗程最短9天,最长3个月。
35.赞育丹(一)
【组成】熟地黄250克,肉苁蓉120克,巴戟天120克,淫羊藿120克,杜仲120克,蛇床子60克,韭菜子120克,当归180克,仙茅120克,附子60克,白术250克,枸杞子180克,山茱萸120克,肉桂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第,炼蜜为丸,如栖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0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温补下元、赞育种子。
【主治】阳痿,精少不育。
【附记】引白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,有效率可达95%以上。
36.启阳娱心丹
【组成】人参30克,远志60克,茯神100克,菖蒲50克,甘草10克,菟丝子120克,白术90克,生枣仁60克,橘红40克,砂仁75克,柴胡15克,当归60克,白芍药60克,山药90克,神曲9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约10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开水化服。3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养心健脾、补益气血。
【主治】阳痿(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,治疗74例,痊愈59例,好转8例,无效7例。总有效率为90.5%,其中治愈率为79.33%。
37.延龄长春丹
【组成】鹿茸、海马、蛤蚧、龟板、生晒参、大海米、羊藿叶、蛇床子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3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4~6粒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动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38.鹿肾丸
【组成】鱼鳔120克,怀牛膝90克,虎骨6克(代),鹿肾180克,金樱子30克,核桃仁120克,枸杞子120克,当归60克,莲须60克,元桂15克,党参150克,五味子30克,破故纸60克,麦门冬60克,川续断60克,酒地120克,山药60克,山萸肉60克,丹皮30克,茯苓45克,川牛膝45克,巴戟天90克,芡实90克,黄芪90克,覆盆子120克,生龙骨60克,鹿茸30克,首乌150克,旱莲草90克,车前子30克,韭菜子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为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淡盐汤送下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壮阳益火、滋阴固肾、强健身体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应用,疗效颇佳。
39.全鹿丸
【组成】中鹿1只(杀之,爆去毛,将肚杂洗净,同鹿肉加酒煮熟,将肉横切焙干为来,去皮,同肚杂仍入原汤熬膏,和肉末药末。加炼蜜和捣为丸,其骨炙酥为末同入之),人参500克,白术500克(炒),茯苓500克,炙甘草500克,当归500克,生地黄500克,熟地黄500克,川芎500克,黄芪500克(蜜炙),天门冬500克,麦门冬500克,枸杞子500克,杜仲500克(盐水炒),牛膝500克(酒拌蒸),山药500克(炒),芡实500克(炒),菟丝子500克(制>,五味子500克,锁阳500克(酒拌蒸),肉苁蓉500克,破故纸500克(酒炒),巴戟肉500克,葫芦巴500克(酒拌蒸),川续断500克,覆盆子500克(酒拌蒸),楮实子500克(酒拌蒸),秋石500克,陈皮500克,川椒250克(去目炒),小茴香250克(炒),沉香250克,青盐250克。
【制法】丸剂。上药先须精制,诸药共研为细末,和匀,候鹿胶成熟和捣为丸,如梧桐子大,烘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85~90丸,空心早晨临卧以姜汤、盐汤、白汤送下,或用温酒亦可。每日服1~2次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生精、益气养血。
【主治】阳痿及遗精,滑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40.鱼鲧种子丸
【组成】鱼鳔500克(牡蛎粉拌炒),当归240克(酒洗),淫羊藿240克,羊油酥240克,莲蕊240克,肉苁蓉240克(酒洗),杜仲240克(盐水炒),菟丝子240克(酒浸),沙苑子240克(用青盐、人乳、老酒、童便各拌60克,微炒),云茯苓120克(人乳拌),枸杞子120克,牛膝180克(酒流),破故纸180克(青盐水炒),肉桂60克,附子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依法炮制,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,分装备用。或制水丸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殿1丸(或水丸8克)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开水送服(或化服)。2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强社身体、温肾补火、敛精固肾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满意。
41.加味益精壮阳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15克,山萸肉15克,山药15克,茯苓12克,枸杞子15克,肉苁蓉12克,锁阳12克,淫羊藿叶30克,巴戟肉12克,白人参12克,炒枣仁12克,菟丝子12克,天门冬9克,鹿茸6克,甘草9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为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白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阴壮阳益肾。
【主治】性神经衰弱(阳痿)(阴阳两亏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李文亮《千家炒方》。郑侨方。质用效佳。忌食程冷之物。
42.补天灵片
【组成】仙灵脾62.5克,肉桂7.5克,海龙12.5克,仙茅7.5克,枸杞子12.5克,牛膝12克,韭菜子5克,蛇床子7.5克,补骨脂10克,红参5克,鹿茸1.1克,锁阳7.5克,驴肾0.19克,貂鞭0.65克,牛肾3.5克,羊肾0.65克,狗肾0.3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上药依法制成糖衣片。一料制50片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日服7片,早晚饭后分服。温开水送下。连服10周。
【功能】温补肾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早泄(肾阳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西医结合杂志》。武怀信方,屡用效佳。本方原未列制法,笔者应用:将方中仙灵脾、仙茅、枸杞子、牛膝、韭菜子、蛇床子、补骨脂、锁阳等八味药加水煎煮3次,过滤,合并滤液,浓缩为浸膏,再将余药研为细末,与浸膏混匀,烘干,研末,按湿法制成颗粒,干燥,整粒,压制成片,素片0.40克,挂糖衣即得。余同上。
43.四逆散
【组成】柴胡12克,积实9克,白芍药30克,炙甘草9克,蜈蚣3条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主治】对阴茎不举,或举而不坚、不久的阳痿均可用之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百病中医鼻脐疗法》。笔者经验方。通常用药1疗程见效,最多3疗程可愈,经治45例,连续用药1~3疗程,控愈29例,显效7例,有效6例,无效3例。本方已为笔者临床常用之方。临床证明,若能圣持用药,多获良效。若加用壮肾元痰散(方见上)内服,则疗效尤为明显。
44.金刚丸
【组成】萆薢、杜仲(炒大丝)、肉苁蓉、菟丝子(酒浸)各等份,猪腰子(酒煮)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再将猪腰子用酒煮,切片,焙干,研末,与上药粉混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助阳、固精填髓。
【主治】肾虚阳痿,早泄。症见阳事不举,或举而不坚,入门即淮,遗精滑精,茎中痛,腰腿酸软,头举耳鸣,小便清长,舌淡苔薄,脉沉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45.靖蜓展势丹
【组成】大蜻蜓40只,原蚕蛾30只,露蜂房20克(酒润),丁香10克,木香10克,桂心10克,胡椒5克,生枣仁20克,酒当归20克,炙首乌2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或为散剂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7~8克,每日服2~3次,空腹以黄酒送服。
【功能】酸补肾督、壮阳展势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督亏虚型)。伴见腰膝酸软,是寒肢冷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卧棠《秘方求真》.石春荣方。屡用屡验,疗效满意。一般服3~5日见效,15~25日可愈。
46.蜘蜂丸
【组成】花蜘蛛30克(徽焙),炙蜂房60克,熟地黄90克,紫河车60克,仙灵脾60克,淡苁蓉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,烘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、化瘀通窍。
【主治】劳倦伤神,思虑过度,精血暗耗,下元亏损,而致阳事不举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》。朱良春方。临床屡用,疗效显著。本病愈后,若偶有复发现象,续服该丸,仍可收效。
47.补肾丸
【组成】蛤蚧1对,熟地黄45克,菟丝子45克,金樱子45克,巴戟天45克,淡苁蓉45克,紫河车3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籍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动能】补肾填精。
【主治】阳虚阳痿、滑精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》。朱良春方。临床屡用,疗放满意。
48.强阳丸
【组成】大熟地240克,当归180克,川芎120克,五味子60克,黄芪180克,补骨脂180克,菟丝子180克,金樱子180克,覆盆子180克,车前子180克,枸杞子180克,蛇床子120克,甜苁蓉180克,陈皮90克,甘草60克,黄狗肾18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先将黄狗肾切开,文火焙,另研细粉,其余诸药捣碎另研细粉,然后将两种药粉混合后再研细,过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绿豆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服3次,饭前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补肾阳、养血和络、益肝兴阳。
【主治】已婚、未婚之阳痿病,以及肾阳虚滑精、滞精、早泄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》.汤承祖方。屡用屡验,效果甚佳。
49.阳痿验方
【组成】麻雀12只,地龙40克,娱蚣20条(中等大),淫羊藿叶(减茎50克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分别研为细末(麻雀去毛及内脏)焙干,然后混匀研末,分为40包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包,日联2次,用米酒适量冲服,2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益肝肾、通络兴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》.古康德方。用本方治疗10余例阳痿患者,有效率达100%,其中痊愈率达98%以上.服药期间,忌食腥冷等食物。
50.回春兴阳散
【组成】山萸肉40克,熟地黄40克,杞果40克,石燕40克,白术40克,巴戟天30克,当归25克(原文列当),五味子25克,茯神25克,淮山药25克,鹿茸10克,炙海马10克,炙蛤蚧1对,炙蜂房25克,炙蜗牛50个,阳起石50克,仙灵脾30克,全虫25克,蛇床子25克,地龙2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过120目筛,分为60包,备用。或炼蜜为丸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包(或丸9克),日服2次,饭前服用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肝肾、壮肾阳、健牌通络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),陈雷方。用本方治疗297例,治愈274例,占92.25%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与烟酒。
51.阳痿丸(一)
【组成】制附子10克,甘草10克,蛇床子15克,淫羊藿15克,益智仁10克,女贞子9克,旱莲草9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,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计12粒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粒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4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暖肾固精、滋补肾阴。
【主治】继发性阳痿。
【加减】气虚明显者,加黄芪、党参;腰困明显者,加枸杞子、杜仲;阴虚明显者,加龟板胶、鹿角胶;阳虚明显者,加巴戟天、菟丝子、阳起石;小腹冷胀者,加小茴香、台乌药:滑精明显者,加金樱子、覆盆子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秘方求真)。姜富春方。用本方治疗15例,痉愈10例,显效3例,有效2例,疗程最短者5天,最长者30天。服用本方,在服究1疗程后,若需再服,每间隔6天,总连续服用。本方服后有头痛、头晕、轻度恶心等副作用,一般不需特殊处理,忌空腹服药,服药期间,忌性生活,
52.阳痿丸(二)
【组成】羊外肾2对,人参40克,北黄芪60克,熟地黄60克,仙茅40克,枸杞子60克,锁阳40克,菟丝子4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将羊睾丸(外肾)入酒煮烂,切片烘干,与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举,精液清稀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林星远方。屡用效佳。
53.阳痿丸(三)
【组成】党参12克,炒白术12克,枸杞子12克,冬虫夏草12克,熟地黄12克,阳起石12克,净韭子12克,炙鳖甲30克,生龟板30克,杜仲9克,锁阳9克,仙灵脾9克,当归身9克,续断9克,肉苁蓉9克,补骨脂9克,紫河车9克,炙甘草9克,菟丝子15克,螟蚣9克,雄蚕蛾30只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,每日服3次,空腹以温酒或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温补脾肾、养阴兴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在服药第1个疗程期间,严禁房事,必要时,可进行第二或第三个疗程。
54.阳痿灵散
【组成】枸杞子50克,熟地黄50克,麦门冬50克,淫羊藿100克,海狗肾3条,海马20克,肉苁蓉50克,鹿茸10克,制附片12克,肉桂15克,杜仲30克,山萸肉50克,补骨脂50克,巴戟天50克,覆盆子30克,金樱子30克,车前子30克,阳起石20克,蜈蚣20条,菖蒲30克,远志30克,朱砂30克,甘草6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维末,和匀过120目筛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淡盐开水冲服。3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、壮阳固肾。
【主治】阳痿早泄,兼治少精,无精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黄吉文方。临床治疗观察5000余例,属肾阴阳两虚和心脾两虚患者,有效率达95%,治愈率达90%。轻症1疗程治意,重症需2~3个疗程治愈。凡感冒发热、火鸡重者忌服。
55.性灵胶丸
【组成】鹿茸、僵蚕、制附子、柏子仁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胶赛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装入1号胶囊内,紫外线常规消毒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粒,每日服3次,黄酒或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补肾阳、钻透血脉、激发机能。
【主治】阳痿,性冷淡,早泄及各种性功能陈碍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王俊侠祖传稳方。屡用效佳,有效率达100%。本方对女性性冷淡,效果亦佳。
56.龟龄集丹
【组成】鹿茸30克,生地黄15克,大青盐12克,穿山甲30克,补骨脂12克,枸杞子9克,锁阳27克,当归15克,人参30克,石燕1对,海马1对,熟地黄15克,急性子7.5克,丁香7.5克,朱砂7.5克,细辛3克,砂仁12克,地骨皮12克,天门冬12克,牛膝12克,杜仲7.5克,淫羊藿3克,麻雀脑9克,蚕蛾2.7克,紫霄花12克,肉苁蓉27克,附子9克,甘菊花4.5克,红蝴蜓10对,甘草1.8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过120目师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克,每日服1~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,造精,阴寒腹痛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肢冷畏寒,精神痿软,神疲乏力,记忆力减退,脉细软无力者。可用于性功能障碍症(阳痿,造精,早泄),精液异常症,不育症,慢性腹泻,便秘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《集验良方》.临床屡用,效果均佳。
57.菟丝子丸(一)
【组成】菟丝子30克(酒浸),鹿茸30克(酥炙),石龙药30克,肉桂30克,附子30克,石斛0.9克,熟地黄0.9克,茯苓0.9克,牛膝0.9克,川续断0.9克,山茱萸0.9克,肉苁蓉0.9克(酒浸),防风0.9克,炒杜仲0.9克,补骨脂0.9克(炒),荜澄茄0.9克,沉香0.9克,巴戟天0.9克,炒茴香0.9克,五味子15克,桑螵鞘15克(酒浸,炒),川芎15克,覆盆子15克,泽泻3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酒蒸面制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6克,日服2~3次,空腹温酒或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补肾阳。
【主治】肾阳不足,畏寒肢冷,腰膝酸软,阳痿,遗精,小便频数,心悸气短,夜寐惊恐,面色煎黑,精神困倦,喜怒无常,悲忧不乐,苔薄舌淡嫩,脉组软。可用于性功能障碍(阳痿),神经衰羽,遗精,小便失禁及不孕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陈师文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.屡用神效。凡因肾阴亏损,相火内炽引起的遗精,阳痿,腰酸尿频,尿色红赤,舌红苔黄,脉细数者,均不宜应用。一方从石斛至茴香等十四味为各90克。
58.赞育丹(二)
【组成】熟地黄240克,白术240克,当归180克,枸杞子180克,杜仲120克,仙茅120克,巴戟天120克,山茱萸120克,淫羊藿120克,肉苁蓉120克,韭菜子120克,蛇床子60克,附子60克,肉桂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6~9克,日服1~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肢冷段寒,腰酸膝软,性欲减退,精神委靡,阴寒不育,苔薄舌淡嫩,脉沉细无力,可用于性功能障碍(阳痿),不育症,不孕症,月经失调等病症。
【加减】气虚阳微者,加入参、鹿茸;小便自遗者,加菟丝子、益智仁;少腹拘急疼痛者,加吴茱萸、茴香;大便溏薄者,加补骨脂、淮山药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张介宾《景岳全书》。屡用神效。
59.五子衍宗丸
【组成】菟丝子240克,五味子30克,枸杞子240克,覆盆子120克,车前子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~3次,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阳益肾、补精填随、种嗣衍宗。
【主治】肾虚遗精,阳痿,早泄,小便后淋沥不尽,精寒无子,闭经,带下稀薄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夜尿增多,舌淡嫩苔薄,脉沉细软。可用于阳痿症,精液异常症,慢性肾炎,不育症,不孕症,不射精症;癃闭,小便失禁,夜尿增多,闭经,阴道炎,小儿遗尿症,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病症。
【加减】若见阴虚者,加熟地黄、山萸肉、天门冬;阳虚者,加肉苁蓉、鹿茸、肉桂、巴戟肉;阴阳两虚者,加鹿茸、龟板、枸杞子、人参;多尿者,加桑螵蛸、益智仁,阳痿者,加仙茅、仙灵脾、锁阳、狗肾、鹿服:遗精者,加金樱子、灾实、莲须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。屡用皆验。
60.张氏阳痿方
【组成】制首乌120克,淮山药120克,淫羊藿90克(羊脂炙),蛇床子90克,阳起石90克(煅透),菟丝子60克,远志肉60克,益智仁60克,补骨脂60克,当归60克,茯苓60克,续断60克,石莲子60克(带壳炒),芡实60克,金樱子60克,红参须60克,韭菜子60克,小茴香60克,枸杞子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烘干,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淡盐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补肝肾、涩精补气、强阴益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症见性交时,阴茎全不勃起,或不全勃起,或勃起时间不长,或乍交即准,或阴茎迅速痿软。
【加减】方中如加高围红参60克,酥炙海狗肾两只,共研极细末,加入上药中研和为丸,其功效更为显著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程氏集验炒方歌决》。张梦依方。屡用效佳。治疗期间,宜清心寡欲,戒绝手淫,节制房事,有利于巩固疗效。临床实践证明,疗效固然显著,但朝鲜参价品,海列肾难得,可以不用,其效果仍然良好。
61.紫海丸
【组成】海马1具,紫河车60克,紫贝齿30克,牡蛎30克,石决明60克,阳起石30克,龙骨60克,仙茅60克,桑叶60克,蛇床子30克,刺猬皮30克,巴戟天60克,鹿角胶30克,
淫羊藿60克,附片30克,于术30克,古林参30克,金樱子90克,砂仁15克,益智仁15克,菟丝子60克,海参60克,阿胶3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籍,另取怀山药300克,打制为丸如小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白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肾补阳、壮随固肾。
【主治】神经衰调伴阳痿,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祝谌予《施今量临床经验集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。
62.龙鹿丸
【组成】鹿茸片30克,龙骨60克,紫河车60克,珍珠母60克,蛇床子30克,刺猬皮30克,海参60克,砂仁15克,益智仁15克,仙灵脾60克,鹿衔草60克,仙茅60克,菟丝子60克,五味子30克,覆盆子30克,大熟地60克,巴戟天30克,阳起石30克,阿胶60克,白蒺藜60克,甘枸杞60克,车前子30克,山萸肉60克,炙甘草3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另取怀山药600克打糊为丸,如小桁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温开水送服。可连服140日。
【功能】滋阴壮阳、壮髓固肾。
【主治】神经衰弱伴阳痿、早泄。
【附记】引自祝谌予《施今票临床经验集》.屡用效佳。或先服紫海九,待诸症改善后,再服龙鹿丸。海参治阴囊冷、精子缺乏随效。
63.填精补肾膏
【组成】龟板胶45克,鹿角胶45克,枸杞子45克,党参45克,肉苁蓉45克,巴戟天45克(酒制),淫羊鉴45克,锁阳45克(酒蒸),杜仲45克(盐炒),牛膝45克,狗脊45克,茯苓45克,黄芪45克(蜜炙),远志45克(甘草制),当归45克,熟地黄60克,蔗糖500克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龟板胶、鹿角胶、蔗糖外,余药加水煎煮2~3次,滤汁去渣,合并滤液,加热浓缩成清膏,再将龟板胶、鹿角胶加适量的溶化,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蔗糖500克至溶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填精补肾、温补肾阳。
【主治】提寒倦卧,手足心热,口干咽燥,但喜热饮,眩晕耳鸣,心悸健忘,腰膝酸软,小便清长,或余沥不尽,阳痿,造精,早泄,阴冷,否根苔白,舌体胖,质稍红,尺脉细弱,
【附记】引自《福建省药品标准》.屡用效佳。凡病证属实属热者融用。
64.康乐补精冲剂
【组成】人参、鹿茸、生地黄、茯苓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冲剂,先将生地黄、茯苓加水煎煮3次,合并滤液,浓缩成浸膏,再将人参、鹿茸共研细末,与浸膏混合,制成颗粒,干燥,分袋,每袋10克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装,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虚扶弱、调补阴阳。
【主治】精神衰惫,腰酸能软,气短头晕,自汗盗汗,阳痿早泄,失眠健忘,磨甲色淡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药品标准》。阴虚内热及邪热内盛者忌用。
65.补肾斑龙片
【组成】鹿茸50克,鹿角胶50克,鹿角霜50克,韭菜子50克,淫羊藿50克(制),肉苁蓉50克,酸枣仁50克(炒),柏子仁50克(端),黄芪50克,当归10克(酒制),附子10克(制),熟地黄10克,人参30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先将鹿茸、人参、鹿角霜、鹿角胶分别粉碎成细粉末,其余药物加水煎煮2次,合并滤液,浓缩,加入鹿茸等粉末,搅拌后干燥,粉碎,压制成片,每片0.25克,包糖衣即得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~6片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填精益情。
【主治】头晕耳鸣,失眠健忘,面色晓白,精神委靡,腰藤酸软,阳痿,早泄,造精,舌淡苔白,脉细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辽宁省药品标准》。阴虚内热者忌服。
66.健脑补肾片
【组成】枸杞子1000克,女贞子50克,菟丝子50克,酸枣仁50克,珍珠母50克,首乌藤100克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先将珍珠母、酸枣仁粉碎成细粉,再将余药渗流提取,制成流浸膏,然后加入细粉,混匀,压片,每片0.3克,包糖衣即得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4片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,
【功能】补肝益肾、养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腰膝酸软,失眠多梦,头晕健忘,耳鸣耳聋,视物昏花,阳痿,早泄,遗精、滑精,舌淡少苔,脉沉细或弦细。可用于性功能障碍,神经官能症,高血压病,美尼尔综合征等病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河北省药品标准》。
6Z.三宝丹
【组成】人参、鹿茸、灵芝草、龟板、山茱萸、淮山药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共研细来,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3克。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粒,每日股2次,饭后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、养心宁种。
【主治】肾阳不足,精海虚亏,阳痿,遗精,腰酸乏力,失眠心悸,健忘眩晕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成药产品集》。
68.给蚧补肾胶囊
【组成】蛤蚧6.5克,淫羊藿40克,当归40克,牛膝40克,枸杞子40克,锁阳40克,川续断40克,菟丝子40克,麻雀干25克,黄芪30克,葫芦巴30克,党参50克,淮山药50克,茯苓50克,肉苁蓉35克,熟地黄60克,杜仲60克,狗鞭20克,鹿茸1.8克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先将鹿茸、狗覆、蛤蚧研成细粉,再将茯苓、菟丝子、葫芦巴并取山药25克,粉碎成组粉,余药水煎4次,合并滤液,浓缩成测膏,加入预制细粉,混匀。然后经真空干燥,粉碎,装入胶囊。每粒0.35克,备用,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~4粒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送。
【功能】补骨填精、温阳社神。
【主治】眩晕被乏,耳鸣健忘,腰膝酸软,面色晓白,气短少寐,阳痿,早泄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标准》。本方对肾阳不足,肾精亏乏而致的腰膝酸痛,善健忘,阳痿早泄,颇为有效。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69.长白复尔春
【组成】鹿鞭、牛鞭、狗鞭、熟地黄、蜂王浆、淫羊藿、人参皂甙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依法研为细末,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4克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~2粒,每日早、晚用温开水各送服1次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精养血、强壮筋骨、安神增智。
【主治】阳痿早泄,遗精滑精,腰膝酸痛,神疲消瘦,失眠多梦,迷感健忘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可用于神经衰弱,性神经衰弱,内分泌机能紊乱,脑动脉硬化,老年性痴呆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吉林省药品标准》。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70.龙凤宝胶囊
【组成】附片、仙灵脾、党参、丹皮、冰片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依法研为细末,和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5克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粒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,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气强心。
【主治】肾阳不足,脾气号虚所致之头晕乏力,心悸怔忡,失眠健忘,阳痿,滑精,性欲减退,小便不利,或夜尿频多,肢冷水肿,病后体弱,舌质淡胖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广东省药品标准》,凡阴津不足或阴虚火旺者忌用。
71.补肾益寿胶囊
【组成】人参、珍珠、首乌、淫羊藿各适最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依法研为细末,混匀,装入胶囊,每粒0.5克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3~5粒,每日服3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益气、镇心安神、延年增寿。
【主治】面色少华,精神委靡,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,失眠健忘,阳痿早泄,夜尿频多,舌质淡,脉沉弱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上海市药品标准》。凡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72.山参鹿茸丸
【组成】山参、鹿茸、山药、甘草、补骨脂、益智仁、肉桂、当归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制龟板、牛膝、龙眼肉、炒酸枣仁、柏子仁霜、茯神、制远志、琥珀、知母、黄柏、栀子、苍术、砂仁、炼蜜各适量。另一方熟地黄50克,炒山药、制龟板、当归各40克,茯枸神、牛膝、制远志、龙眼肉、炒苍术、炒益智仁、杞子、盐补骨脂各25克,栀子、甘草、鹿茸(去毛)、柏子仁霜、炒酸枣仁、酒黄柏、酒知母各15克:砂仁、琥珀、肉桂各10克,山参(去芦)1.5克组成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求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肾壮阳、补气养阴、安神益智。
【主治】思维迟饨,精神恍惚,神疲乏力,弦晕耳鸣,心伻怔忡,失眠多梦,腰膝酸软,阳痿,遗精。可用于性功能陈碍,神经衰弱,脑动脉硬化,老年性痴呆,大脑发育不全,脑外伤后遗症,低血压,贫血等病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古林省药品标准》。
73.宁心补肾丸
【组成】牛鞭(炙,蛤蚧炒)、核桃肉(去油,盐水制)、韭菜子(炒)、补骨脂(盐制)、金樱子(去毛核)、蓬须(盐炒)、芡实(盐制)、覆盆子、菟丝子、首乌(豆制)、枸杞子、沙苑子(盐蒸)、续断(酒炒)、党参(米汁制)、炒山药、莲子(炒)、茯苓(炒)、酸枣仁(炒)、龙骨(水飞)、砂仁(炒)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11.3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养肝肾、宁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耳鸣眼花,腰膝酸软,心悸易怯,健忘头晕,盗汗自汗,遗精滑精,阳痿不育,舌淡,脉沉细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陈李济药厂方,温热内蕴者忌服,感冒时暂停。
74.参茸安神丸
【组成】芡实200克(炒),人参200克(去芦),肉苁蓉200克,丹参200克,枯梗200克,鹿茸40克(去毛),玉竹40克,琥珀40克,淮山药240克,地黄240克,五味子320克,菟丝子320克(酒制),白术120克(炒),柏子仁120克,玄参120克,石菖蒲120克,远志160克(制),酸枣仁160克(炒),炼蜜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九。上药各按法炮制后,粉碎为细粉,过筛,混匀,每100克药粉加炼蜜85~100克,和匀蜜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空腹以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健脾、养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神疲乏力,服膝酸软,阳痿肢冷,遗精早泄,心悸怔仲,失眠健忘,小便频数或清长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无力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古林省药品标准》。
75.三肾丸
【组成】鹿肾1具,狗肾1具,驴肾1具,黄芪60克,龟板60克(醋炙),人参60克,山茱萸30克(醋蒸),当归60克,附子30克(制),熟地黄60克,淫羊藿30克(羊脂炙),茯苓60克,补骨脂30克(盐水炒),枸杞子60克,沙蒺藜30克(盐水炒),于术30克,鱼鳔30克(滑石烫),阿胶30克,杜仲30克(盐水炒),菟丝子30克,鹿茸30克,肉桂24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先将三种肾洗净,置于锅内,以适量清水加热煮烂,取出切碎,再将黄芪等十九味轧为粗末,与三肾及原汤拌匀,晒干或低温干燥,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。取炼蜜〔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00℃)240克,和药时蜜温8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撞条,制丸。每丸重约6克,一料制丸250丸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丸,日服1至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益气,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由肾虚气弱,命门火衰引起的阳痿不举,腰腿酸痛,精神疲倦,食欲不佳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.废用效佳。
76.五子补肾丸
【组成】菟丝子6300克(盐水炒),五味子900克(醋蒸),枸杞子8100克,覆盆子4500克,车前子1800克(炒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先将菟丝子、车前子轧碎,再与五味子等三味同研碎或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共轧为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。取炼蜜[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20℃)330克,和药时蜜温10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一料制480丸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日服2次,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补肾水、填精补髓。
【主治】由阴虚气亏,肾水不足引起的阳痿遗泄,小便后余沥不清,久不生育及气血不充,须发早白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,本方即明代《证治准绳》五子衍宗丸,但剂量、功能、主治稍异。一并录人,可供随症选用。
77.鱼鳔丸
【组成】鱼鳔3600克(滑石烫),鹿角胶1800克,鹿角霜1800克,枸杞子900克,九菖蒲450克,菟丝子900克(盐水炒),麦门冬450克,沙蒺藜1800克(盐水炒),天门冬450克,山茱萸450克(酒蒸),泽泻450克,赤石脂450克(醋煅),当归450克,五味子450克(醋蒸),莲须450克,车前子450克(盐水炒),柏子仁450克,白术450克(麸炒),覆盆子450克,酸枣仁450克(炒),石斛450克,杜仲450克(炒),山药450克,远志450克(甘草水炙),牛膝450克,肉苁蓉450克(酒蒸),地黄450克,熟地黄450克,地骨皮450克,茯苓450克,巴戟肉450克(甘草水炙),木香450克,花椒450克(炒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先将菟丝子、沙蒺藜、车前子轧细,再将柏子仁、酸枣仁轧辞,其余二十八味,连同枸杞子、熟地黄等同捣烂,晒干或低温干燥,轧细过筛,然后再将菟丝子、柏子仁等碎末,陆续掺人轧细,和匀过80~100目筛,取炼蜜【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10℃)300克,和药时蜜温6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搓条,制丸,每丸重9克,一料制4800丸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日服2次,温开水送股。
【功能】滋阴补肾、填精益镇。
【主治】由气血虚弱,肾水不足引起的腰棘疲修,梦遗滑精,阳痿早泄,失眠,健忘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,屡用效佳。
78.海参丸
【组成】海参480克(净肉),胡桃仁100个(约750克),羊腰子10个(去筋膜),枸杞子120克,杜仲240克(炒),菟丝子240克(盐水炒),巴戟天120克(甘草水炙),鹿角胶120克,补骨脂120克(盐水炒),牛膝120克,龟板120克(醋炙),当归120克,猪脊髓10条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猪脊髓、羊腰子、胡桃仁单放。先将海参等十味,共轧为粗末,将羊腰子、猪脊髓二味洗净蒸熟,与胡桃仁同捣烂,再与海参等粗末掺和均匀,晒干或低温干燥,共轧细粉,和匀过80~100目筛,取炼蜜[每药粉300克,约用炼蜜(110℃)195克,和药时蜜温100℃]与上药粉搅拌均匀,成滋润团块,分坨,捷条,制丸,
每丸重9克,一料制467丸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强精固肾、补气扶虚。
【主治】由肾阳虚引起的阳痿不举,腰膝酸软,四肢乏力,精冷造泄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.屡用效佳。
79.海马保肾丸
【组成】海马1对,砂仁6克,枸杞子9克,远志6克(甘草水炙),鹿茸9克,黄芪39克(炙),山药9克,白术9克(麸炒),肉桂6克,锁阳9克,茯苓18克,人参9克,蛤蚧1对(去头足),熟地黄18克,肉苁蓉30克(酒蒸),杜仲9克(炒),狗脊9克(沙烫去毛),钟乳石6克(煅),黄精3克(酒蒸),阳起石3克(煅),龟板3克(醋炙),巨胜子3克,淫羊藿1.5克(羊脂炙)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先将海马、鹿茸、蛤蚧、肉桂共轧为细粉,过筛。其余砂仁等十九味共轧为细粉,过80~100目筛。陆续掺入海马等细粉,和匀过筛。再取上药粉,用冷开水泛为小丸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待丸药干燥后,另取牡蛎细粉6克为衣,晒干或低温烘干。分装,每袋12克。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6克,每日服6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阴益气、补肾助阳。
【主治】由肾气虚寒引起的阳事痿弱,精神短少,四肢无力,梦遗滑精,湖热劳嗽,盛汗失眠,腰膝酸软,目暗耳鸣,嗜卧少食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》。忌房事过度及刺激性食物。
80.龟龄集
【组成】黄毛鹿茸75克(去石),地黄24克,补骨脂9克(黄酒炙),人参60克,石燕30克(鲜姜炙),熟地黄18克,急性子7.5克(水煮),大青盐24克(炒),细辛7.5克(醋炎),砂仁12克,杜仲6克(盐水炒),麻雀脑10个,丁香7.5克(川椒炒),蚕蛾2.7克(去足细),硫黄0.9克,蜻疑6克(去足翅),朱砂7.5克,肉苁蓉27克(酒蒸),地骨皮12克(蜜炙),生黑附子54克(用清水煮1次,用醋煮1次,用蜜炙),天门冬12克(黄酒炙),甘草3克(蜜炎),穿山甲24克(苏合油制),枸杞子9克(蜜炙),淫羊藿6克(牛乳炙),锁阳9克(黄酒制),牛膝12克(黄酒炙),菟丝子9克(黄酒炙),海马30克(制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,称量配齐。朱砂单放。先将硫黄研细,与麻雀脑搅匀,共入猪大肠内,两头扎紧,以清水加热煮之,至硫黄与麻雀脑融合时取出,剥除猪大肠,取硫黄与麻雀脑晒干。再将黄毛鹿茸等二十六味,干燥后,共轧为粗末,然后将黄毛鹿茸等粗末,与硫黄、麻雀脑共配研,和匀,过马尾筛,装银罐内密封,蒸至32小时,取出微凉,将朱砂置乳体内研为极细粉,与上列蒸制后的药物配研均匀,过马尾筛。再装银罐内密封,蒸32小时,取出待干嫌后,过马尾筛。分装3克重瓶155瓶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.5克,每日服1~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事不举,阴寒腹痛,腰膝酸软无力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。屡用效佳。
81.羊肾丸
【组成】羊肾1只,淫羊藿30克,仙茅30克,沙苑子30克,枸杞子30克,党参30克,山萸肉18克,巴戟天18克,锁阳18克,菟丝子15克,阳起石15克,硫黄9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羊肾放开水内烫硬(不可煮熟),利去外衣,晒干后研细,再将余药共研细末,与羊肾细粉和匀,炼蜜为丸,如栖桐子大,阴干,蜜置瓶中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开水送取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肾阳虚衰、阳痿早泄、精少不育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刘景辉方。屡用效佳。
82.兴阳冲剂
【组成】蛤蚧1对,肉苁蓉20克,菟丝子15克,蛇床子15克,蜈蚣2条,陈皮10克,当归15克。
【制法】冲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加适量辅料与糖精和匀,按湿法制成颗粒,干燥,整粒即得,分装,每袋10克,封口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装,每日股2次,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,性欲低下等症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李日庆方。屡用效值。
83.兴阳宝丸
【组成】当归120克,熟地黄90克,山萸肉15克,淫羊藿90克,蜈蚣5条,露蜂房30克,九香虫15克,远志60克,石菖蒲30克,肉苁蓉30克,覆盆子40克,巴戟天60克,韭菜子30克,柴胡50克,海螵鞘30克,鸡内金90克,赤芍药20克·牛膝15克,水蛭10克,白花蛇舌草60克,甘草3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,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4克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空腹用黄酒或白酒送胶。18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活血解毒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》。用本方治疗观联685例阳痿患者,治愈583例,好转62例,总有效率为94.16%。
84.海马保肾丸
【组成】黄黄180克,党参180克,涩羊灌120克,龟板胶120克,枸杞子120克,何首乌120克,丹参120克,酸枣仁120克,砂仁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龟板胶加黄酒适量浸泡后隔水炖烊,其余药炒后,共研为细粉,和匀,人龟板胶液,加蜂蜜适量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益气活血、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名医治验良方》。屡用效佳。本方对老年性冠心病、神经衰弱伴有阳痿早泄者尤为适宜。
85.补肾强身片
【组成】涩羊蓄150克,菟丝子90克,金樱子90克,制狗脊90克,女贞子90克(蒸)。
【制法】片剂。取淫羊藿制成细粉。余药加水煎煮2次,过滤,合并滤液,浓缩成清膏(90℃热测比重1.20)。将膏、粉混匀,加适量饴糖搅匀制粒,烘干,加硬脂酸镁0.5%拌匀,压片,包糖衣,即得。片心重0.25克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片,一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强身。
【主治】腰酸足软,头晕耳鸣,眼花心悸,阳痿,遗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河南省药品标准》。屡用效佳。
86.五子地黄丸
【组成】女贞子、枸杞子、覆盆子、菟丝子、五味子、熟地黄、淮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、牡丹皮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末,和匀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溢阴补肾、填精益随。
【主治】肾阴亏虚,腰膝酸痛,头晕耳鸣,遗精阳痿,自汗盗汗,小便频数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实用中成药手册》。屡用效佳。
87.补肾益气丸
【组成】黑豆900克,硫黄900克,黄芪43克,当归30克,白术20克(麸炒),茯苓20克,熟地黄20克,白芍药20克,川芎15克,肉桂10克,陈皮10克,甘草10克,人参1克,鹿茸1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小丸,每10丸重约1克。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5~45丸,每日殷2次,淡盐水送服。若大寒大虚,号损过甚,年老体羽者,晚间再服20克,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益气养血。
【主治】下焦虚寒,进精阳痿,寒湿带下,体虚倦怠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凡大热发烧者及孕妇者忌服。
88.补肾固精丸
【组成】枸杞子800克(炒),菟丝子800克(炒),覆盆子400克,五味子100克(制),车前子200克(炒)。
【制法】水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籍,水蜜各半调和为丸。水蜜丸,每袋12克:小蜜丸,每袋重18克,大蜜丸,每丸重9克,每盒10丸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(或1丸),每日服2次,饭前淡盐汤送取。
【功能】滋补肾水、填精益髓。
【主治】肾虚腰痛,遗精早泄,阳痿精少,尿后余沥。可用于男子性功能衰乱,慢性膀胱炎,慢性前列腺炎,腰痛等伴有肾虚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89.还少丹
【组成】白并子、白芍药、砂仁、莲子、花椒、黄芩、巴戟天、小茴香、补骨脂、六神曲、白蒺藜、杜仲、龟板胶、土鳖虫、海马、鹿筋、甘草、当归、川芎、木瓜、熟地黄、陈皮、肉苁蓉、法半夏、地黄、茯芩、天门冬、渐贝母、硼砂、山楂、菊花、牛膝、人参、阳起石、鱼鳔、白术、远志、山药、菟丝子、麦芽、龟板、阿胶、螃蟹、淫羊藿、黄芪、五味子、川牛膝、仙茅、黑豆、麦门冬、木香、地龙、制附片、母丁香、枸杞子、山茱萸、柏子仁、首乌、墨旱莲、龙骨、肉桂、党参、朱砂、鹿茸各适量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日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阴干,每盒10丸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股2次,淡盐水或温开水送取。
【功能】滋补强身、安神定志。
【主治】年老体衰,性机能衰遇,肾气不足,下元寒冷,梦遗滑精,阳痿,神经衰弱,记忆力衰迅,气虚血亏,头举眼花,脾胃虚弱,面黄肌瘦,腰滕乏困,四肢无力,妇女月经病,赤白带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孕妇及高血压患者忌服。
90.参鹿朴膏
【组成】红参80克,锁阳200克,川续断200克,党参200克,淫羊藿300克,狗脊300克(制),白术300克(献炒),墨旱莲草400克,仙鹤草400克,熟地黄400克,玉竹100克(制),鹿肉100克,鸡血藤800克,女贞子600克(制)。
【制法】膏滋。上药除红参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滤液,加热浓缩为清膏,再将红参研末掺人清膏和匀,然后每1000克清膏,加砂糖129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0~15克,每日服2次,温开水河服。
【功能】益气养血、补肾社阳。
【主治】气血不足,阳虚畏寒,腰膝酸软,精神疲倦,以及遗精,阳痿,妇女带下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1.黑锡丹
【组成】纯铅60克,硫黄60克,附子30克(制),阳起石30克,补骨脂30克(酒制),木香30克,沉香30克,葫芦巴30克(酒制),小茴香30克(盐制),川楝子30克,肉豆蔻30克(煨),肉桂15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籍,水泛为丸,如小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2~3克,日服1~2次,姜汤或淡盐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壮肾阳、纳气平喘、散寒止痛。
【主治】由肾阳亏虚,上盛下虚所致之痰壅气喘,汗出肢冷,胸腹冷痛,小便不禁,大便滑泄或便秘,男子阳痿精冷,女子带下清稻,舌淡苔白,脉沉细。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肺气肿,肺心病,性功能减退,精液稀少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陈师文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凡伤风感冒,热证,平妇忌服。本品为铅制剂,有一定的毒性,故常作急救使用,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。
92.斑龙丸
【组成】鹿角霜150克,鹿角胶150克,柏子仁150克,菟丝子150克(盐水炒),熟地黄150克,茯苓75克,补骨脂75克(盐水炒)。
【制法】货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日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、益气养血。
【主治】肾阴阳不足,气血两虚所致之阳痿、遗精,腰酸腿软,头晕耳鸣,舌淡苔薄,脉沉无力,以及精液稀薄,老年体码等。
【附记】引自明代张介宾《景岳全书》。屡用有效。表邪未解者及有内热者忌服。
93.脾肾两助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80克,山茱萸80克,淮山药40克,党参30克,牡丹皮20克,茯苓20克,鹿角胶20克,菟丝子20克,黄芪20克,鱼鳔20克,白术20克,陈皮20克,附子20克,小茴香20克,当归20克,杜仲20克,白芍药15克,泽泻15克,覆盆子15克,金樱子15克,韭菜子15克,牡蛎15克,枸杞子15克,牛膝15克,麦门冬15克,莲子肉15克,五味子10克,甘草10克,补骨脂10克,砂仁10克,虎骨10克(代),肉桂8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第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淡盐水送服,
【功能】健肿益鬥、滋开益储。
【主治】脾胃虚病,肾精不足,而黄肌瘦,多睡少食,精神疲倦,腰膝酸软,造精滑泄,阳痿,舌淡苔白,脉细无力。可用于因身体虚弱面阳痿、造精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有效,久用效佳。
94.脾肾双补丸
【组成】党参60克,山茱萸60克,泽泻60克,牡丹皮60克,山药60克,熟地黄80克,茯苓80克,黄芪40克,枸杞子40克,牛膝40克,莲子40克,薏苡仁40克,白术40克,芡实40克,当归40克,陈皮40克,白扁豆30克,白芍药20克,甘草20克,川芎20克,肉桂20克,麦门冬20克,五味子2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第,炼蜜为九,每丸重9克,阴干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肝益肾、健脾开胃。
【主治】脾肾双亏,梦遗滑精,面黄肌痰,食微不振,舌淡胖,苔薄,脉细无力,可用于阳痿,早泄,遗精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5.壮阳丹(一)
【组成】肉苁蓉30克,五味子30克,蛇床子30克,菟丝子30克,杜仲120克,牛膝120克,知母90克,黄柏45克,核桃肉24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核桃肉捣为泥,余药共研细末,与核桃泥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九,每日服1次,空腹以淡盐汤或白酒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清热坚阴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《济阴纲目》。屡用神效。此方壮阳之中,加入知母、黄柏,以坚阴兼祛湿热,组方合理,无燥热伤阴之弊,减当有效。
96.壮阳丹(二)
【组成】仙茅30克,蛇床子30克,五味子30克,白茯苓30克,肉苁蓉30克,山药30克,杜仲30克,韭菜子60克,补骨脂60克,巴戟天60克,熟地黄60克,山萸肉60克,菟丝子60克,海狗肾1具(没有也可不用),紫霄花30克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上药除山药外,余药共研细来,和匀过80~100目筛,再将山药用白酒煮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50丸,每日服1次,晨空腹以痰盐汤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秦伯未《医学入门》。屡用效佳。
97.壮阳丹(三)
【组成】熟地黄15克,巴戟天12克,破故纸12克,仙灵脾12克,阳起石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胶。每次服9~15克,每日服2次,以白酒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动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虚衰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98.固精丸
【组成】莲蕊120克,山萸肉120克,覆盆子120克,菟丝子30克,芡实500克,补骨脂15克,白蒺藜15克,五味子15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相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克,晨空腹温酒或白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固精。
【主治】阳痿而兼见滑精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清代《赤水玄珠》。屡用告验。
99.巴戟丸(一)
【组成】巴戟天45克,肉苁蓉60克,牛膝30克,山药30克,杜仲45克,川续断30克,蛇床子30克,菟丝子35克,茯苓35克,山萸肉30克,五味子30克,远志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第,炼蜜为九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丸,每日服2次,晨、晓空腹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壮阳、涩精。
【主治】阳痿伴见滑精者。
【附记】引自宋代《圣济总录》。屡用神验。
100.罐后帖
【组成】急性子30克,天竹黄30克,蜈蚣10条,炮山甲10克(代),麝香0.5克(或冰片1克)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除察香外,共研极细末,入糜香(或冰片)共研细和匀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上药为1次量。用时取上药末,用热黄酒调和成厚糊状,分做3个药饼,起罐后,贴数于神阙、关元、曲骨穴上。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。每日或隔日1次。
【功能】壮阳通络,
【主治】阳痿兼腰膝酸软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拔罐疗法治百病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非常好。
101.阳痿膏
【组成】硫黄、炮干姜、小茴香、蜈蚣各15克。
【制法】药音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,用米醋适量调和为稀糊状,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每取药膏25克,外敷于双手心劳宫穴和肚脐上,外以纱布包扎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散寒通络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手部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师传秘方。临床验证有效。
102.阳仙散
【组成】仙茅30克,仙灵脾30克,锁阳30克,巴戟肉30克,肉桂10克,桑寄生15克,枸杞子15克,杜仲20克,韭菜子20克,蛇床子15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日服9克,每日服3次,空腹用开水冲服。
【功能】壮阳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临床验方集》。程爵棠方。多年应用,效果顾佳。
103.硫黄膏
【组成】硫黄30克,蛇床子30克,仙茅30克,韭菜子30克,枸杞子15克,当归15克,蜈蚣4条。
【制法】药膏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以蜂蜜或黄酒适量调和成软膏状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膏30克,贴敷于双足心酒泉穴和肚脐上。上盖敷料,胶布固定。每日换药1次,10次为1疗程。
【动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程爵棠《足底疗法治百病》。笔者经验方。屡用有效,久用效佳。
104.兴阳丹
【组成】生黄芪30克,当归15克,山药15克,云茯苓15克,韭菜子15克,仙灵脾15克,巴戟天15克,黄柏15克,白芍药20克,鹿角胶10克,胎盘粉10克,精硫黄3克,制马钱子1克,帜蚣5条,海狗肾1条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装入0号胶囊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7~10粒,每日早、晚空腹各服1次,用温开水或少量酒冲服。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气养血、壮阳起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(气血亏虚型)。
【加减】伴有慢性前列腺炎者,加服复方新诺明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用本方治疗阳痿患者239例,结果治愈52例,显效68例,有效99例,无效20例。总有效率为91.7%。临床证明:一般病程在3~10年者疗效较好,超过10年者疗效较差。若患者有口干,舌燥,大便干结等情况,可不停药,嘱其大量饮水并适当减量。服药期间大量饮水,戒房事,忌生冷。
105.起阳定神丹
【组成】熟地黄15克,白术15克,山萸肉12克,远志3克,巴戟天3克,肉苁蓉3克,杜仲3克,肉桂6克,人参9克,枸杞子9克,茯苓9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~15克,每日服3次,开水冲服,2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滋阴壮阳、补肾宁心、安神定志。
【主治】阴阳双亏、心肾不交所致的阳痿不振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满意。
106.海仙散
【组成】海狗肾100克,海龙80克,海马60克,仙茅40克,仙灵脾60克,菟丝子9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焙干,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克,每日服3次,淡盐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滋阴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育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07.固本还真膏
【组成】①蛇床子、肉苁蓉、枸杞子、地骨皮、麦门冬、广木香、大附子、生地黄、木鳖子、锁阳、巴戟天、防风、人参、川乌、细辛、草乌、茯苓、丁香、桂皮、没药各1.5克,天门冬、苍术、当归各30克。②麝香6克,雄黄6克,阳起石、虎骨(代)、海马(酥油煮透,慢火炙干)各30克,蟾酥、紫霄花、龙骨各30克,石燕、云母石各15克。
【制法】膏药。先取第①组药物用芝麻油适量煎至5~6滚至药枯,弃渣,滴油入冷水中成珠,再取第②组药末(上药为末),待煎油成珠,退温,将药末人油内,搅匀,收磁罐内,冷水浸3个昼夜以退火气。用纳或牛皮纸表开,摊其药。对折。收存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膏药湿化摊开贴肚脐。每6日一换。
【功能】生精种子、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肾虚阳痿不育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方治疗139例阳痿患者,总有效率达94%。
108.西姜膏
【组成】小茴香、炮姜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散剂,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用时取药末10克,加食盐少许,以人乳(或蜂蜜、鸡蛋清)调敷肚脐,外加胶布贴紧,5~7天后去除敷料。
【功能】兴阳亢痿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经治数例,均获痊愈。
109.复方眼甘散
【组成】蜈蚣20克(不去头足),当归50克,白芍药50克,甘草50克,韭菜子5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3~6克,每日服2次,用黄酒或白酒送酸。
【功能】兴阳亢楼、填精种子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0.三子阳痿丸
【组成】当归15克,白芍药15克,茯苓15克,菟丝子15克,蛇床子15克,五味子15克,柴胡7.5克,蜈蚣2条,甘草1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9克,每日服3次,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疏肝解郁、健脾养血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肝郁脾虚,气血不足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)。用本方治疗100例,治愈73例,好转21例,无效6例。总有效率为94%。其中治愈率为73%。
111.回春散
【组成】淫羊藿12克,巴戟天10克,川椒10克,蜂房10克,韭菜子10克,蜈蚣1条,麝香0.1克,生姜5~10片,艾炷21壮(如黄豆大),食盐30克,麦面粉适量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先将食盐、霹香分别研细末,分放待用。再将前六味药共研细末,和匀备用。
【用法】外用。患者仰卧床上,首先以温开水调麦面粉成面条状,将面条绕脐周围一圈(内径约1cm),然后把食盐填满患者脐窝高出1~2cm,接着取艾炷放于盐上点燃灸之,连灸7壮之后,把脐中食盐除掉,再取瓣香末0.1克,纳入脐中,再取上药末填满脐孔,上铺生姜片,姜片上艾炷14壮。每3天灸1次,连灸7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温补肾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外治汇要》。屡用屡验,据临床观察,有效率为90%。
112.管菟散
【组成】淫羊藿、菟丝子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克,每日服2次,黄酒送下。20天为1疗程。同时配合自我按摩:即在会阴及阴部自我按摩,先自左向右,再由右向左,反复做10次,每日早前、中午、晚入睡前各做10次。再配合坐浴,用川芎、细辛各15克,每晚煎水坐浴20分钟。
【功能】养肝温肾、壮腰强筋。
【主治】肝肾亏虚之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治疗期间,控制房事100天,防止过劳、受凉,忌食生冷食物。
113.秃鸡丸
【组成】肉从蓉30克,五味子30克,菟丝子30克,远志30克,蛇床子4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为散,或炼蜜为小丸(梧相子大)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散剂:每次股1克,每日服2~3次,空腹温酒调下;丸剂:每次服5丸,每日服2次,温酒送下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助阳、固精安神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起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临床屡用,疗效满意。
114.大坤神丸
【组成】仙茅15克,仙灵脾15克,菟丝子10克,蛇床子10克,枸杞子10克,五味子10克,楮实子10克,覆盆子10克,金樱子10克,车前子10克,怀牛滕12克,九香虫5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或制成散剂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2~3次,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兴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对中老年性功能减退者尤宜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应用,治验甚多,疗效显著,临床证明,本方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,对于提高性兴奋具有确切的效果。
115.乌龙丸
【组成】九香虫50克,车前子20克,陈皮20克,白术20克,杜仲4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克,每日服2次,空腹淡盐水送下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动能】补肾温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不足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6.不倒丸
【组成】制黑附子6克,蛇床子15克,淫羊灌15克,益智仁10克,甘草6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开水化服。半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或举而不坚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应用,疗效满意。
117.壮阳起痰丸(二)
【组成】大海龙15克,仙茅15克,淫羊藿15克,枸杞子15克,菟丝子15克,阳起石10克,鹿角胶10克,山茱萸10克,肉苁蓉10克,熟地黄10克,当归10克,狗肾粉6克,肉桂2克,巴戟天1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析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~3次,白酒或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举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颇佳。
118.朴肾壮阳丸(二)
【组成】人参、仙灵脾、肉苁蓉、枸杞子、韭菜子各等份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来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如相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9克,每日服2次,白酒或温开水送服。20天为1疗程。
【动能了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19.起痿衍宗丸
【组成】肉苁蓉30克,巴戟天10克,仙茅10克,仙灵脾10克,女贞子10克,山茱萸10克,菟丝子10克,五味子10克,补骨脂10克,覆盆子10克,枸杞子10克,炒小茴10克,吴茱萸10克,王不留行10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籍,水泛为丸。如栖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、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白酒或温开水送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肾填精,阴阳双补。
【主治】阳痿(阴阳两亏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20。双补膏
【组成】党参300克,淫羊藿300克,白术150克,茯苓150克,怀山药150克,山茱萸150克,枸杞子150克,巴戟天150克,仙茅150克,龟胶150克,鹿角胶150克,甘草30克。
【制法】膏莲。上药除龟胶、鹿角胶外,余药加水煎煮3次,滤汁去渣,合并3次泌液,加热浓缩成清膏,再将龟胶、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,冲入清膏和匀,然后加蜂蜜300克收膏即成。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0~20克,每日服2次,开水调服。1个月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益气健脾、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(脾肾两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,有效率达95%以上。
121.地仙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24克,菟丝子24克,枸杞子24克,淫羊藿30克,山萸肉12克,淮山药12克,覆盆子12克,仙茅12克,泽泻9克,白茯苓9克,丹皮9克,制附片3克,肉桂3克,五味子3克,车前子6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9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~2丸,每日服2次,淡盐水送服。2个月为1疗程。或先服汤剂(每日1剂,水煎服),好转后再骰丸剂。
【动能】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满意,有效率达98%。
122.六子神力丸
【组成】枸杞子15克,覆盆子10克,菟丝子10克,车前子10克,女贞子10克,五味子12克,巴戟天12克,锁阳12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(含生药6克)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服3次,黄酒或温盐水送服。可连服10料(约50日)。
【功能】益肾助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方治疗215例,结果痊愈72例,显效98例,好转28例,无效17例。总有效率为92.1%。
123.益春兴阳胶囊
【组成】牛鞭10具,淫羊藿100克,白芍药50克,附子50克,肉桂50克,补骨脂50克,益智仁50克,当归50克,地龙50克,甘草50克,蛇床子80克,韭菜子80克,菟丝子80克,海马5条,蜈蚣80条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装入胶囊(约3000粒),备用。或炼蜜为丸,每丸重10克(含生药5克)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5~20粒(或蜜丸1丸),每日服3次,用黄酒送服。
【功能】温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加减】病症轻,病程短者,单用A方,药用淫羊藿、覆盆子、蛇床子、补骨脂、炒杜仲各15克,枸杞子25克,巴戟天、附子各10克,甘草5克,带须干葱1棵。每日1剂,水煎服,取汁400毫升温服。病症稍重者,本方与A方配服;病症重者,本方与A方,再加配用外治方:蛇床子、远志、蜂房、五味子、细辛、韭子各100克,白胡椒200克。共研为细末,装入纱布袋。行房前10分钟,将药涂于用温水浸湿的阴茎上;或将药较用温水没湿使慢擦阴茎;或将药袋裹于阴茎下方。病症好转或痊愈后,先减外治方,观察2~3周,病情秘定,再减A方,连用本方1月以巩固疗效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临床屡用,疗效病意。
124.振痿兴阳丸
【组或】熟地黄50克,枸杞子50克,山茱萸30克,天门冬30克,肉苁蓉30克,蛇床子30克,制马钱子30克,女贞子60克,巴戟天60克,怀牛膝60克,淫羊藿100克,黄芪100克,阳起石100克,娱蚣18克,狗鞭10条。
【制法】胶囊。上药烘干,共研细末,和匀过80目筛,装入胶囊,每粒重0.25克。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4粒,每日服2次,用黄酒一盏为引送服。5周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滋阴补肾、振痿兴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加减】同时配用:①外用乙炒丹〔煅狗骨(有性)、野菊花、蛇床子、五倍子、地龙、蜂房、阳起石等,研细末,过80目籍]少许,用唾液调化涂于阴茎上,每晚涂1次。②用针灸:取肾俞、命门、三阴交、足三里、内关、关元、气海等穴,中等刺激,施“烧山火”补法,不留针。配合艾灸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用本法治疗413例阳痿患者,治疗28~280天后,痊愈244例,显效104例,有效34例,无效31例。总有效半为92.5%。
125.衍庆丸
【组成】当归20克,肉苁蓉20克,淮山药20克,枸杞子20克,熟地黄20克,覆盆子20克,阿胶500克,核桃肉500克,补骨脂500克,菟丝子240克,吴茱萸90克,杜种60克,人参15克,黄芪15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2克,阴干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~2丸,日服2次,空腹淡盐汤送服。15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补益身体、强精种子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气不足,开虚寒冷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效果颇佳。
126.参茸补肾丸
【组成】远志60克,核桃肉60克,山萸肉60克,巴戟肉60克,杜仲90克,楮实子60克,川牛滕60克,淮山药90克,官桂30克,茯苓90克,川附子60克,沉香30克,破故纸60克,云苓90克,母丁香60克,菟丝子90克,熟地黄180克,茴香30克,虎骨60克(代),鹿茸片60克,鹿肾60克,淫羊藿30克,柏仁霜60克,红参60克,枸杞子9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每丸重6克,阴干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1丸(6克),每日服2次,温开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气养血、补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(气血虚弱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颇验。
127.参茸百朴丸
【组成】红参60克,熟地黄60克,五味子18克,淮山药30克,朱砂60克,川续断18克,芡实24克,杜仲18克,远志18克,金樱子18克,柏仁霜18克,鹿茸9克,山萸肉30克,龟板30克,丹皮18克,泽泻18克,云茯苓18克,枣仁30克,白芍药18克,牡蛎18克,覆盆子18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组末,和匀过缩,炼蜜为丸,每丸重6克,阴干,分装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1丸,每日早、晚各服1次,空殿用淡盐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气、壮阳、填精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28.强精丸
【组成】山参5克,楮实子5克,覆盆子5克,菟丝子饼50克,淫羊藿50克,巴戟肉50克,丁香20克,川附子20克,龟板20克,山萸肉50克,怀牛膝40克,虎骨胶40克,虎鞭40克,龙骨32克,贡桂32克,当归40克,山药40克,川续断50克,杜仲32克,块茯苓32克,枸杞子50克,芡实20克,石斛30克,阳起石20克,金樱子6克,熟地黄80克,蛇床子40克,驴肾40克,莲须20克,寸芸40克,韭子32克,石莲子12克,牡蛎20克,鹿茸32克。
【制法】水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80~100目筛,水泛为丸,如黄豆大,外用朱砂为衣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20粒,每日服2次,用淡盐水送下为佳。10天为1疗程。
【功能】填精补髓、扶阳助肾、安神。
【主治】肾虚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。
129.归肾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240克,山萸肉120克,山药120克,茯苓120克,当归90克,枸杞子120克,杜仲120克(盐水炒),菟丝子120克(制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熟地黄捣烂成膏,余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同熟地膏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服百余丸,日服1~2次,饥时或滚水或淡盐汤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阴益精补肾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水真阴不足,精衰血少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30.壮阳三肾丸
【组成】熟地黄120克,龟板60克,当归60克,枸杞子90克,鹿角胶60克,肉苁蓉60克,五味子90克,附子90克,川续断60克,牛膝45克,韭子60克,菟丝子60克,破故纸60克,覆盆子90克,牡蛎30克,木瓜30克,金樱子60克,黄芪90克,玉竹120克,桂圆30克,炙甘草30克,肉桂30克,杜仲45克,山萸肉60克,云茯苓90克,驴肾1条,狗肾1条,鹿肾1条,海马1对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2次,淡盐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滋补腰肾、益精壮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多年应用,疗效满意。
131.海马三肾丸
【组成】海狗肾1具,黑驴肾1具,花鹿肾1具,大海马1对,大蛤蚧1对(去头),大熟地180克,胡桃肉120克,血鹿茸60克,附子片60克,上人参60克,怀山药60克,桑螵蛸60克,母丁香30克,贡油桂30克,紫霄花30克,韭菜子30克,山萸肉60克,覆盆子30克,枸杞子30克,肉苁蓉30克,巴戟天30克,破故纸30克,淫羊藿30克,菟丝子饼30克,上仙茅130克,蛇床子30克,荜澄茄30克,大茴香30克,小茴香3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先将三肾及海马、蛤蚧均各用滑石烫法,烫成存性,再和群药一处共研为细末,和匀过筛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克,每日服3次(早、午、晚服之),淡盐水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社阳、填精益髓、壮元阳、种子嗣、乌须发、社形体、具培元赞化之功。
【主治】阳痿不育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,效果颅佳。
132.长春至宝丹
【组成】黑驴肾1具(好酒烫熟切薄片,新瓦上焙干,为末),肉苁蓉60克,哺鸡蛋7只(连壳用新瓦焙干,不可焦了),黄狗肾5对(酒煮切片焙干),野蔷薇子90克(焙干),枸杞子240克(焙干),人参90克(为末),大鳖头1个(上下用新瓦盛之,烈炭火炙,不可焦了),雄蚕蛾120克(焙干),鸽子蛋100只(酒煮焙干),锁阳60克(焙干),桑螵蛸12克,葱子90克(焙干),韭子120克(焙干),青盐60克,破故纸180克,牛膝60克,茯苓60克,覆盆子90克,石斛120克(焙干),当归60克,五加皮90克(焙干),楮实子90克,鱼螵胶240克(石蜡炒),山茱萸120克,生地黄60克(石蜡炒),远志60克,大何首乌600克(蒸),杜仲120克(羊油炒),巨胜120克(炒),沙苑子120克(炒),羚羊角120克,巴戟肉60克(焙),鹿茸120克(初片酥炙),淫羊雀60克(炒),益智仁90克(炒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按处方上药依法炮制,称量配齐。共研为细末,和匀,过80~100目筛,炼蜜合鱼胶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9克,每日服3次(早、中、晚各服1次),用酒送服。服至3个月不可再服。
【功能】滋肾强精、温肾助阳、益气养血、强社筋骨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屡验,效佳
133.五福延龄丹
【组成】沉香9克,木香9克,五味子60克(微炒),菟丝子90克(酒浸),肉苁蓉120克,天门冬60克,巴戟天60克(去心),杜仲90克,山药60克,鹿茸30克(酥炙),车前子30克(炒),石菖蒲30克,泽泻30克,生地黄30克(洗焙),熟地黄30克(洗焙),枸杞子30克,人参30克,山萸肉30克(去黑仁),远志30克,赤石脂30克,白茯苓30克,覆盆子30克,杏仁30克(去皮炒,另研),柏子仁30克(微炒),当归30克(酒浸焙干),牛膝30克,川楝子30克,川椒23克(去目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30~50丸,每日服2次,空腹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养心。
【主治】心肾不交所致的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临床屡用,疗效颇佳。
134.还童丹
【组成】熟地黄150克(酒拌蒸,临时杵成膏。忌铁),牛膝120克(去芦酒洗),黄芪120克(破开,蜜水拌透炙),五味子60克(去核),覆盆子120克,地骨皮120克(去骨),白茯苓120克(去皮),白蒺藜120克(另杵净炒),桃仁120克(去皮尖),胡桃仁150克(温水浸去皮),菟丝子150克(先用水洗净,次用好酒拌。浸透半醒时杵成饼,焙干为末)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除胡桃仁、桃仁、熟地黄捣成膏外,余药共研为细末,和入前药再炼蜜,共杵匀,调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~70丸,展、晚好酒进服,或间用盐汤下。若50岁以前人服,可减胡桃仁60克,恐其太滑,大便燥者不必减也。
【动能】滋补肾精。
【主治】阳矮(肾精亏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35.补髓丹
【组成】补骨脂300克(用芝麻150克,同炒,侯无声去芝麻),杜仲300克(去皮),鹿茸60克(燎去毛,酒炙),没药30克(另研),胡桃30个(汤浸去皮,杵为膏)。
【制法】糊丸。将补骨脂、杜仲、鹿茸共研为细水,人没药和匀,加入胡桃音,人面,酒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百丸,温酒或盐汤送下。每日服1~2次。
【功能】补肾壮阳、滋精养血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36。固真丹
【组成】沉香15克,丁香15克,茴香15克(炒),人参15克,当归15克(微炒),滑石15克,乳香15克(另研),没药15克(另研),干胭脂15克(另研,一半为衣》,琥珀15克(另研),穿山甲15克(蛤粉代),代赭石15克(水飞),干莲肉7.5克(微炒),木通15克(头末),全蝎15克(微炒),灯草9克,桑螈蛸7.5克,麝香7.5克(另研),血竭15克(另研),以上同穿山甲捣,腽肭脐1对(酒酥炙),蛤蚧1对(去头足,酥炙),炙草15克(酒蜜泡),晚蚕蛾15克,蜻蜓15克。
【制法】饭丸。上药共研细末,与另研药粉混匀,以没蒸饭为丸,如楼桃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2~3丸,日服2~3次,空腹以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温肾助阳、滋肾强精、益气养血。
【主治】阳痿(肾阳虚或精血亏虚型)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总食猪肉、羊肉、蒜、驴肉、马肉,服后,食干物压之。
137.雄娥散
【组成】雄蚕蛾10份(熬),石斛3份,巴戟天2份,天雄2份(炮),五味子2份,蛇床子2份,山药2份,菟丝子2份,牛膝2份,远志2份(去心),肉苁蓉5份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极细末,和匀过筛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股5克,每日服3次,以酒或温开水送服。
【功能】补肾社阳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38.集验乌龙丸
【组成】乌龙骨1副(即黑犬骨也,自头至尾脊骨1条,洗净用黄酒浸一宿,再硼砂15克,研末,同奶酥油擦骨上,火炙黄色为度,称骨720克,犬需周年者佳),胡桃肉15克,巴戟30克(酒浸去骨),石莲子30克(去壳),远志30克,肥石斛60克,桑寄生60克(炒),肉苁蓉90克(炒,去鳞甲),枣仁30克,大茴香30克,石菖蒲30克,破故纸30克(酒炒),枳实30克(去壳,炒),朱砂15克(水飞),磁石60克(火煅醋淬7次),莲须30克,海浮石60克(火煅醋淬7次),鹿茸1对(酥炙),葫芦巴30克,石燕子3对(去毛肠嘴瓜,酒蒸,熟姜汁醋炒)。
【制法】糊九。上药共研细末,和匀过筛,以黄酒打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6~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以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肾助阳、养心安神。
【主治】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39.神功七宝丹
【组成】腽肭脐90克,附子90克,鹿茸90克,钟乳粉90克,龙骨90克,沉香30克,麝香15克,阳起石60克。
【制法】糊九。上药除麝香外,余药共研细末,再加麝香研匀,酒煮糊为九,如梧桐子大,晒干,贮瓶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次服50丸(约9克),每日服2次,空腹以温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补肾、壮阳、固精。
【主治】肾阳、肾精亏虚所致的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效佳。
140.胡尚书杜阳丹
【组成】莲肉240克(水浸,去皮心),枸杞子120克,芡实120克,干山药120克,白茯苓120克(去皮),山茱萸120克(去核)。另加熟橘米600克。
【制法】散剂。上药共研细末,再将精米炒黄为末,再加白糖150克,酥油150克,一并混合均匀,瓷器贮备用。
【用法】口服。每早用沸米汤服下药粉五六匙,食干物压之。
【功能】泄肾益脾。
【主治】阳痿(脾肾双亏型)。
【加减】老年人加辽参120克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。屡用神验。
141.长春不老仙丹
【组成】仙茅120克(酒浸洗),山茱萸60克(酒蒸去核》,白何首乌120克(制),赤何首乌120克(制),川萆薢60克(酒洗),大怀生地黄60克(酒洗净,掐断,晒干),大怀熟地黄60克(用生地黄酒浸洗,碗盛,放砂锅内蒸1日,极黑,掐断晒于),黄精120克(酒蒸),甘枸杞子60克,麦门冬60克(水润去心),天门冬60克(水浸去心),白茯苓60克(去皮、人乳浸晒3次),小茴香60克(盐酒炒),补骨脂60克(酒炒),玄参60克,覆盆子60克,嫩鹿角60克(酥炙》,川杜仲60克(去皮酒炒),怀牛膝60克(去苗酒洗),青盐60克,柏子仁60克,当归身60克(酒洗),川巴戟60克(水泡去心),远志60克(甘草水泡·去心),锁阳60克(酥炙),怀山药60克,肉苁蓉60克(酒洗),川椒30克(去目徽炒),菟丝子60克(酒洗净炒罐酒煮烂捣成饼,晒干),巨胜子60克。
【制法】蜜丸。上药精制称和一处,石白内捣成饼晒干,磨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阴干,贮瓶备用。制备时忌铁器。
【用法】口服,每次服9克,每日服2次,空腹好酒送下。
【功能】滋肾水、养精血、填精髓、扶元阳。
【主治】精血亏虚所致之阳痿。
【附记】引自《集验中成药》.屡用屡验,效佳。有效率达93%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