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弹生产线日夜轰鸣,六周后,3350枚ERAM导弹将跨越重洋直抵乌克兰前线,俄罗斯西部炼油厂与铁路枢纽首次进入乌军精确打击范围。
美国国务院的声明简洁而冰冷——8月28日,正式批准向乌克兰出售价值8.25亿美元 的增程攻击弹药(ERAM)及相关装备。这笔交易的核心是3350枚ERAM导弹 和同等数量的GPS制导设备,它们将在未来六周内分批启运。
与以往不同,这笔天价账单主要由欧洲盟友承担。丹麦、荷兰、挪威的资金与美国军事融资共同支付,形成“欧洲买单、美国供弹”的特殊模式。美国国务院强调,这笔交易“不会影响美国的国防准备能力”,却可“提高乌克兰应对威胁时的能力”。
01 廉价导弹,战场规则改变者
ERAM导弹看似普通,实则为乌克兰战场量身定制。这种空射巡航导弹射程覆盖240至450公里 ,恰好触及俄罗斯西部战略要地。
与动辄百万美元的美国高端导弹不同,ERAM采用商用电子元件,单枚成本仅约25万美元,大规模生产后甚至可降至5万美元。这种低成本特性让乌军可实施“饱和打击”,改变以往精打细算的作战模式。
更令俄军担忧的是其抗干扰能力。该导弹能在GPS信号弱化环境 中保持10米内的圆概率误差,俄军电子战系统对其制约有限。美国“战区”网站透露,ERAM本质上是专为乌克兰开发的廉价巡航导弹,结合了GPS/INS制导与模块化设计,可灵活打击陆海目标。
02 特朗普转向,外交让位于武器
此次军售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乌政策的重大转变。就在三周前,特朗普还满怀信心地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,推动俄乌首脑会谈。但如今,外交努力已被导弹运输计划取代 。
“我对这场战争的任何方面都不满意,完全没有满意的地方”,特朗普8月22日在白宫直言不讳。他设定“两周内”作出重要决定的期限,暗示可能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。
德国总理默茨的悲观预测加剧了外交困境。他于28日公开表示:“普京与泽连斯基之间的直接会谈无法实现”。与此同时,俄军持续在战场上推进,首次进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,并控制乌东部四州大部分区域。
03 战场吃紧,基辅遭遇新空袭
当美国批准军售时,基辅上空正弥漫着硝烟。8月28日凌晨,俄军发动新一轮导弹和无人机袭击,甚至欧盟驻基辅代表处大楼遭袭受损 。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愤怒回应:“欧盟将很快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”,并推进使用冻结俄资产支持乌克兰重建。她更提出要将乌克兰打造成“钢铁豪猪 ”,强化其自卫能力。
战场态势对乌克兰日益严峻。俄军不仅控制卢甘斯克州几乎所有地区,在顿涅茨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三州的控制率也超过70%。乌军虽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,但难以扭转整体被动局面。
04 欧洲买单,泽连斯基的账单
军售背后是复杂的资金博弈。泽连斯基8月25日公开要求:“基辅计划每月从盟友手中获得至少10亿美元 ”,专门用于购买美国武器。
挪威首相斯特勒迅速响应,提议明年向乌提供85亿美元援助。这种“能源涨价-挪威获利-转援乌克兰”的经济循环,成为冲突中的特殊现象。
特朗普政府已明确改变援助模式。停止无偿军援后,美国转向“商业交易”模式,要求欧洲全额支付武器费用。这导致乌克兰180万炮弹计划面临危机——欧洲三年间仅提供100万发炮弹,不及美国援助量的三分之一。
05 控制与反制,导弹背后的博弈
ERAM导弹的交付引发连锁反应。美国国防部制定特殊规则:每枚导弹的打击目标需经美国国防部长皮特·赫格塞特亲自审批 。这种“战争遥控器”机制让美国掌握冲突升级主动权。
俄罗斯面临两难抉择。克里姆林宫强硬派主张拦截运输船队,但外交部门警告:袭击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等同于对美宣战。俄外交部多次声明,所有运乌武器均为“合法打击目标”。
军事专家舒利金则质疑ERAM的实战价值:“S-400、‘铠甲’等俄防空系统能轻松拦截,且乌军缺乏足够战机发射这些空射导弹”。俄国防部宣称,其防空系统在乌东地区保持高效运作。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与泽连斯基通话,重申支持“全面、立即和无条件停火”的立场。但和平曙光仍被导弹阴影笼罩。
欧盟驻基辅代表处被炸裂的墙体尚未修复,而大西洋上,装载ERAM导弹的运输船已拔锚启航。当这些射程450公里的精确制导武器部署至乌军机场,第聂伯河两岸的攻防平衡或将迎来新变数。
欧洲出资、美国控弦、乌克兰发射 ——这场军售的三方博弈,折射出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本质。
本文由AI生成,内容仅供参考。如有事实存疑,请联系后即刻修正。
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