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战友一退役,就开始焦虑:“咱9月退伍的和12月退伍的,到底会不会一起安排安置工作啊?” 这个问题啊,看似简单,里面的门道可不少。要真想弄明白,光听别人瞎说没用,还得把政策、时间节点和地方操作一起掰扯清楚。今天咱就换个角度,从第三方视角,把这件事讲透,让大家心里有个数。
一、从政策规定看:两拨人安置节点不同
首先,咱得把国家的规定翻出来看看。《退役军人安置条例》明确写了:安置不是一锅端,而是分门别类来。
9月退役的老兵,大多数是秋季入伍的班长,干满12年的那批,比如2013年秋天入伍的,到2026年3月前必须安排好安置;
12月退役的老兵,多是冬季入伍的,或者直招士官,干满12年、16年的技术骨干,他们的安置时间是2026年6月前完成。
你瞧,光是时间节点就错开了半年。按政策走,大概率就是分开批次安置。政策是硬杠杠,这一点先记住。
二、从地方操作看:有弹性空间
但话说回来,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地方在执行的时候,手里总有点“操作空间”。
岗位紧张时可能合并比如一个地级市,岗位资源有限,如果严格分两批,压力太大,索性把9月和12月的合到一起,统一排队、统一打分、统一挑岗位,这样既省事又减少重复工作。
流程成熟度不同12月退役本来就是老传统,地方办得顺顺当当;9月退役是改革后新增加的批次,经验可能不足。有的地方怕折腾,干脆“并到一起”解决问题。
公平性考虑如果9月和12月退役的战友年限差不多、立功表现差不多,为了不让人说不公,当地也可能做个统一安排。
不过要注意,这些都是地方层面的“灵活操作”,所以结果真不一定,还得看你家乡那一亩三分地的做法。
三、从个人准备看:别等,得主动
安置归安置,真要让自己心里有底,还得靠个人去打听。光等消息容易耽误事。
盯紧官方通知退役军人事务局、人社局的官网,都是第一手信息源。好多地方还会拉微信群,退役士兵能随时了解政策更新。
跑腿问清楚最靠谱的方式,就是拿着退役证、安置表,去当地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直接问:“我是9月/12月退役的,大概什么时候安排?跟哪一批走?”这比听风就是雨强一百倍。
研究量化评分安置的时候,分数才是硬道理。服役年限、立功表现、考评成绩,这些全算在量化分里。分数高的,可能优先选岗,甚至会被提前单独安排。
提前准备备选方案万一安置慢,生活不能耽搁。可以先去找个过渡工作,或者申请创业补贴。别让自己陷入“光等没动静”的窘境。
四、从大背景看:两征两退政策影响
现在部队征兵和退伍是春秋两季,这也是为啥9月、12月会有两拨退役。
12月批次:传统的“老班底”,安置流程顺、经验足;
9月批次:改革的新批次,地方经验不足,可能在执行时更灵活。
不过大方向是不会变的:政策明明白白说了,不管哪个月份退役,安置待遇一个不少,大家该享受的保障一样不会落下。
结尾:主动出击才是硬道理
说到底,9月退役和12月退役的老兵,到底能不能同一批安置?答案就是:政策上是分开的,但地方操作可能会合并。
战友们要明白一点: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,信息是金的,行动是银的。 别光听别人说“分开”还是“一起”,自己多跑腿、多打听,把政策吃透,把情况问清楚。真要遇到不公,也别憋在心里,完全可以找上级部门反映,法律摆在那儿呢!
退役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段人生的新开始。关键不在于9月还是12月,而在于你能不能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。
那问题来了:你们当地的退役安置,是分开搞还是合并安排?战友们可以留言说说,让更多人有参考!
最好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